河南柘城,以前你可能只知道那儿的辣椒酱,现在不一样了,人家那儿出钻石,个头大的那种,还贼便宜。
以前想买个大克拉钻,去那些什么国际大牌店里,一克拉的,好家伙,十几万起步,钱包看了都瑟瑟发抖。
现在呢,去柘城,花个几千块,一克拉妥妥拿下,五克拉的也不过几万块,直接“白菜价”!
这中间差价,啧啧,都能买辆不错的车了。
为啥这么便宜?
人家柘城靠的是技术,硬核的那种。
几万台“钻石打印机”轰隆隆地响,高温高压伺候着,把石墨粉末“变”成亮闪闪的钻石。
这技术,叫高温高压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,听着挺玄乎,其实就是模拟天然钻石的形成过程,只不过人家在实验室里,可控,成本自然就低了。
有人说了,这实验室里造出来的,没天然的“有灵魂”。
这话听着就外行。
钻石的“灵魂”,不就是亮晶晶、硬邦邦、值钱嘛?
这些柘城造的钻石都有,而且品质还好得很,用行内人的话说,就是4C标准杠杠的。
美国那边的珠宝鉴定师也说了,除了价格,其他方面跟天然钻石没差,不信你拿放大镜瞧瞧。
其实,所谓“天然钻石的浪漫”,不过是商家的营销话术。
你仔细想想,结婚是为了跟另一半好好过日子,又不是为了地壳运动的产物。
与其花大价钱买个“噱头”,不如买个实惠的,还能多下几顿馆子,它不香吗?
现在年轻人也精明了,“克拉自由”才是真香。
与其攒三年钱买个小碎钻,不如花三个月工资买个大克拉的,戴出去倍儿有面子。
柘城那边一个叫“柘光”的牌子,上线一个月就卖了上百万,买家大多是国内外大城市的,不差钱的主儿,人家就认这个理儿。
更别说,国外的人更认培育钻石,觉得这玩意儿品质好,价格还实惠,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“故事”。
有位日本的大妈,特意飞到柘城来定制婚戒,说是同样的钱,在东京买一克拉,在柘城能买三克拉,还能顺便学个做胡辣汤的秘方,这买卖,划算!
现在,培育钻石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,传统钻石巨头日子不好过了,有的甚至都破产了。
这说明啥?
说明消费者不傻,好东西大家都喜欢。
柘城这地方,以前是“辣椒酱之乡”,现在摇身一变成了“钻石之都”,这转变,速度比火箭还快。
人家靠的不是别的,就是技术和市场,踏踏实实地做产品,明明白白地赚口碑。
以前钻石是奢侈品,现在,在柘城,它就是个普通商品。
这背后,是科技的力量,也是消费观念的转变。
说到底,钻石也好,爱情也罢,其实都挺简单的,别想得太复杂。